泛亚电竞官方下载

新闻动态
《锦绣芳华》24集大结局: 蒋长扬生擒宁王, 刘畅被刺, 县主出家
发布日期:2025-07-19 23:12    点击次数:160

请允许我以唐代韩愈《早春》中的一句诗,作为开头。

新年都未有芳华,二月初惊见草芽。

《锦绣芳华》这个大结局,可以说是完美将这这句诗绝处逢春的意境给演绎了出来,让人拍案叫绝。

看完《锦绣芳华》24集大结局,我忐忑了一天一夜的心,才算真正放下来。不知道大家看完这部剧什么感觉,反正我是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。

不吹不黑,这部剧和之前的《国色芳华》一起,在我心中带来的感动,甚至不亚于今年的古装剧爆款《藏海传》。

虽然从热度看,可能不及《国色芳华》那么耀眼,但依然绝对称得上今年古装剧的一大惊喜,尤其是在热剧频频大结局翻车的当下,《锦绣芳华》的大结局,却将悬念和精彩,保持到了最后。

看完24集大结局,再回望之前的剧情,更是别有一番芳华锦绣。

1:关于大结局

《锦绣芳华》倒数第三集,暗夜里,一双手捂住了刚逃脱宁王府爪牙的牡丹的嘴,可正当她还在挣扎,这张嘴却传出熟悉的话语:好容易久别重逢,小花店主却要谋杀亲夫,好狠的心啊。

果然是劫后归来的蒋长扬。

这个时候,我却回忆闪现,想起了两人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!

因缘际会下,牡丹偶然在佛堂上香时,邂逅了蒋长扬。

世间还真是令人唏嘘,不知不觉牡丹花开了又一遍,故事千回百转,终于来到结局。

众所周知,不少大剧一路气势如虹,却因大结局口碑暴跌。还有故事提前揭晓,结局味如嚼蜡。

《锦绣芳华》却做得很好,两大反转,直接令观众快速入戏。

第一个:一场反杀。

芳园反杀,可谓国产古偶少见精彩的大场面。

其实一部戏拍得用不用心,我们要看的往往不是焦点中的那些情节,而是要看那些边边角角的细枝末节处,是否足够妥当。

就拿这场戏来说。

开场铺陈,极有声势,科举宴上数十新科进士一同颂赋控诉宁王的所作所为,感觉气势如虹,任谁都会以为皇帝和蒋长扬已胜券在握。

但他万万没想到,领头的张谦会在关键一刻倒戈。

其实皇帝看中、蒋长扬力荐,只要他依计行事,清除宁王,成就抱负,根本不在话下。

可他等不了了,看到科举榜单那刻,他就已下定决心,张谦刺向徐公的那一刻,也意味着蒋长扬的苦心谋划,早已被宁王洞悉,一场被对方彻底知晓的宫变,必败无疑,何况对方还掌控着禁军兵马。

其实从宁王面对皇帝厉声断喝——

更厉声回应“又如何”开始,结局已经写定。

接下来,就是全剧最残酷一幕。

第二个:一场“假死”。

宁王从未信过蒋长扬,或者说他谁也不信,这一局,皇帝和蒋表面占据优势,其实胜负一直在毫厘之间。

圣人这方,不是没布局,可陆楚全家被宁王沉河,皇帝心急要求计划提前那刻,已经注定有此败局。

结果是蒋长扬被宁王捅刀胁迫圣上给蒋定罪,最终死士尽丧,

蒋长扬倒地,而皇帝三郎不得不高声说出宁王平叛有功。

此时的何惟芳不仅再度落入刘畅手中,更被他控制,眼睁睁看着蒋长扬倒在血泊中。

这一刀捅的太狠了,观众实在想不出怎么反转。 这正是主创想要的。

而随着这场生死大戏落幕,整部剧的最后三大悬念也该解开了。

悬疑一:蒋长扬如何“假死”,牡丹如何脱身?

翻盘关键,自然在蒋长扬身上。

此刻皇帝已成宁王傀儡,他死,则满盘皆输。

所以蒋长扬当然不会死。

胜负手,当然不是什么蒋长扬的金丝软甲,更不是蒋的心脏在另一边这些俗套。

令蒋长扬起死回生的,正是宁王。

他的剑刺偏了半寸,留蒋长扬一条命,

当然不是好心,而是为了问出他埋在江湖中的一支暗卫。

谁知蒋长扬藏着的这支暗卫部队,却是满屋信鸽,当宁王人马按蒋长扬交代的地点来到暗卫所在,信鸽齐飞,各处暗卫,立刻获悉京城生变,顺势集结,成为蒋长扬脱身的利器。

而蒋长扬这个计划的另一部分,在牡丹,如果牡丹依然被囚,则蒋即使归来也会投鼠忌器。

好在牡丹仍是那个牡丹,即使被刘畅用锁链锁在屋内,沦为阶下囚,

依然有办法让对方配置香料,实为迷香,自己则一早口含解药,最后砸伤刘畅,生死之间,萧雪溪赶到,

以剑逼退刘畅,带着牡丹从宁王府脱身。

但此时的她,并不知道蒋长扬假死,但却决意继续蒋的的家国理想,找到小姨,一边行商济民,一边暗中资助河东军,欲助皇帝反杀宁王。

蒋长扬,你该出场了。

悬疑二:蒋长扬如何反杀宁王?

芳园事败,一败在事不密。二败在手中无兵。

所以此战关键,在于掌兵。

生死关头,蒋长扬带着何惟芳所助的河东军踏血而归,与宁王兵马正面对决。

虽然河东军只有五万,但都是驻守边陲的百战雄兵,加上牡丹的粮草补给,与宁王人马棋逢对手。

关键时刻,是蒋长扬出其不意的时候了,他带领亲兵潜入宁王营地,想擒贼先擒王。

对峙之间,却发现宁王阵脚已乱,势已不在宁王这边,正在焦灼间,一把剑却架在宁王脖子上,

果然又是首鼠两端的刘畅。

就像他说的,他从来是墙头草,随风倒,如今势败,他当然要抓住机会临阵立功,这就是他的本性。

至此,宁王素手就擒,叛乱已定。

悬疑三:众人结局如何?

先说男女主。

以蒋长扬的聪明,当然懂得狡兔死,走狗烹的道理,宁王垮台,他留在朝中,就是最大的权臣,所以他当然要向皇帝请辞,

当了个监察御史,专办各处的贪官污吏,从此与牡丹游走人间。

牡丹则将平价医药馆“悟庸堂”留给助手,自己和蒋长扬南下拓展花坊生意,从此云游人间共白首,这就是他们最好的结局。

再说刘畅和县主。

刘畅虽然参与叛乱,却临阵倒戈,擒拿宁王有功,被皇帝免去死罪,抄家流放。

县主夜里用匕首对着他的脖子,却最终下不了手。刘畅一番话语,她最终还是心软,

跟着他再谋生计。

以刘畅的才能,养妻活儿不难。可命运终究没有轻饶他。

街市中一个乞丐近身捅中他的要害,

正是已经疯癫的张谦,他真是疯了都要带走拖他下水的刘畅。

刘畅当街惨死,县主原本不愿独活,却在自尽时遇到一位尼姑,最终放下执念,看来皈依佛门,会是她最终结局。

结局最后一场戏, 蒋长扬何惟芳携手笑看人间,牡丹芳飘万里,苍茫大地,处处锦绣芳华。

这段剧情一出来,我不知道大家什么感觉,我当真是感慨万千,对于剧名《锦绣芳华》,以及世间万般造化,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
2:关于《锦绣芳华》

初看《锦绣芳华》,我也有些担心,毕竟这几年失利的续集太多,我也担心该剧无法再现《国色芳华》的品质了。

没想到,这部《锦绣芳华》做到了。

剧集制作,依旧精良。

比如,盛唐女子的妆容,依旧是“玉面耶溪女,青娥红粉妆”,传统文化的芳华,依然无处不在。

但更精彩的是故事。

可以说整个第二季,集中讲述了一场蒋长扬皇帝与宁王的对决。

这场较量,始终是你有暗桩,我有险棋。

尤其进入收官阶段,宁王逼迫蒋长扬透露考题,结果被蒋一把火烧精光,观众还以为,胜利天平已经转向皇帝和蒋长扬这边。

没想到,宁王藏得如此深。

走私案献祭了刘畅,纵火案用县主顶罪,宁王一直都把自己藏在最深处,没想到一场烧尾宴,直接把前面十八集所有布局一次用尽,把整盘棋推翻。

不是反转,是直接掀桌。

观众看的又咬牙又憋气,但回头看,也可见剧集的妙笔。

整部剧剧情节奏紧凑,从不拖泥带水。几个关键的冲突节点,也是渲染得十分精彩,有些闲笔,回头看却是暗藏的伏笔。

直到大结局,历经反复曲折崎岖,才终于迎来牡丹香飘之时。

蒋长扬策马归来的一瞬间,我内心澎湃,各种往昔画面,在脑海中翻涌。

最后大结局,《锦绣芳华》让观众共情了。

3:关于演员演技

除了剧情,《锦绣芳华》中演员的表现也十分亮眼。

最受关注的,绝对是女主杨紫。

牡丹一角已经为她拿下白玉兰提名,问题是如何更进一步。

很多人都提到,芳园蒋长扬假死,杨紫爆发的演技。

双眼血红,额头爆出青筋,喊蒋长扬这几声,哭腔中带着更多的是害怕和无助,到最后眼看爱人死在自己眼前无力中闷声的哭喊,让观众听到了牡丹心中撕心裂肺的痛。

确实演得好,但我其实更喜欢倒数第三集的一场戏。

是牡丹在梦里,与她以为已死去的蒋长扬对话。

这场戏最让人拍手称赞的,是杨紫对角色情绪的精准把控。

一开始和梦中的蒋长扬插科打诨,眼神中充满欢喜。

直到她让蒋长扬骗过阎王爷,对方却让她接受现实。

当回忆褪去,看着面前空荡荡的一切,杨紫眼中怅然若失,嘴角慢慢下落。

直到再遇真实的蒋长扬。

短短几秒钟的时间,从不敢置信到无言欣喜,杨紫的情绪层层递进,真是精彩。

不得不说,杨紫已经完全将自己投入到何惟芳这个角色中。

观众跟着她,仿佛看到了牡丹的一生。

而除了杨紫,剧中还有三位演员秀出不俗演技。

第一位:李现

蒋长扬应该是李现至今最好的古装角色了,也是透过这个双面人设,他用反差演技为角色赋予了完整的人物弧光。

若论单场戏表现,首选芳园反杀,从持剑在手,眼神中充满警惕与紧张,整个人严阵以待。

到功败垂成,从表情、眼神到肢体动作,李现将人物的震撼与不甘完整地呈现出来。

这个角色让我对李现有了更多的期待。

第二位:魏哲鸣

魏哲鸣演的刘畅,是全剧典型的专业疯批人。

而且几乎是从第一部疯到第二部,这个人物最大的特质,就是拧巴。

谁不爱他他爱谁,得不到什么要什么。

结局那种扭曲的占有欲,确实很绝。他越是深情,越是让人毛骨悚然。

第三位:张雅钦

因为角色定位的关系,张雅钦剧中的造型,可谓全剧最华贵。

加上她的外形珠圆玉润,搭配唐妆,鬓边簪花随步轻摇,就很有唐风美人的韵味。

李幼贞这角色也很有冲突感。

从第一部的一狠到底,到第二部的渐渐醒悟。

到最后放弃杀掉刘畅,她每一个动作表情都拿捏得恰到好处,将一位血性女子刻画得入木三分。

若无这精彩群像,也不会有花香满园。

4、事实证明,《芳华》系列,已成国风古装剧的代表

说到最后,还想问一个问题:《芳华》系列,到底算不算古偶?

答案是:算。

但古偶未必就低人一等。

透过《国色芳华》和《锦绣芳华》,我们恰恰古偶高级的可能。

剧集不再将叙述重心全放在后宅宅斗的猎奇上,而是将镜头对准女性人物命运变化,让剧集讲权谋更讲命运。

剧中很多笔墨,都是普通古偶不可能做到。

比如堪比古装正剧的精良制作。

剧集用心搭建唐代长安城,还原了一副盛唐风貌。12项非遗元素 ,文化含量拉满。哪怕普通观众,也看出相关服化道能下了大功夫。

人物妆容、服饰、料理、器具,都有典可依。

夜戏以烛光照明,静谧而温馨。

让人想起全烛火打光的另一部剧《知否》,仿佛带观众遥想古时夜。

又比如展现女性的命运挣扎。

从第一季让观众怒其不争的胜意,到这一季下场悲惨的莲舟,其实都是何惟芳的镜照。

正因为古之女子改写命运难上加难,才更见牡丹那句“女子立世,不靠攀附只凭本事”的含金量。

到最后,全剧礼仪、服道化、仪态以及场景等都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,有将盛唐的开放气象投射于女性群像的精神世界里。

“百花盛放”的不仅是芳园的牡丹,更是盛唐女子图鉴。

可以说相比较博眼球的狗血宅斗宫斗,这种包裹在故事中的意蕴反而更让人触动。

如今故事已到尽头,却花香不散,或许有一日故事总会被淡忘,但诸般人物,却会长留观众心里。